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报告 >> 正文

台湾如何造山

来源:明理楼C五楼科研教学基地     作者:陈致同    审核:杨兆中    编辑:姜博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09日    浏览量:[]

报告题目:台湾如何造山

报告人:陈致同    教授

报告时间:4月13日    14:30-16:00

报告地点:明理楼C五楼科研教学基地(C514对面)

报告人单位:台湾中央大学

报告人简介

陈致同,台湾中央大学地球科学系,2006年获得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学士学位,2012年获得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研究所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造山运动、大地构造、活动断层、都会区地质环境等研究。中国台湾地质学会、中国台湾地球物理学会、美国地质学会(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亚太地球科学学会(Asia Oceania Geosciences Society)、国际工程地质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ngineering Geology)、美国地球物理联盟学会会员。获台湾中央大学研究杰出教授(2024)、中国台湾地质学会马廷英青年论文奖(2022)等荣誉。在Engineering Geology、Geology、Tectonics、地球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现为Geology、Geochemistry, Geophysics, Geosystems、Engineering Geology、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Tectonophysics等期刊审稿人。

报告内容简介

台湾造山带传统上被认为是主要由前缘增积生长的增积楔典型案例,然而近年来变质岩石学与热定年学的许多研究结果与此基本假设的预测不符。同时考虑岛内岩石堀升量及其分布、活动构造与现今上部地壳缩短区域分布、下冲中国大陆边缘的复杂基盘构造,此假设的有效性受到质疑而需检验。研究结果显示雪山山脉南段的岩体主要是受到静态深埋变质作用,与早新生代的沉积作用有关;相对的北段的岩体则明确经过动力变质掩盖了其原始沉积深埋变质特征,与晚新生代蓬莱造山作用有关。

欢迎全校师生参加!

主办单位:羌塘盆地研究院

天然气地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98精区国品一区妲己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关闭